儘管少子化的沖擊尚未來到,目前台灣高等學府的數量,卻已多到許多校系沒人要讀!辦學者的心態與做為,導致所經營的校系不再被認同,固然是最關鍵的問題之一,然而,不是讀書的材料,不必浪費時光與金錢去強求虛榮的學位,可能亦是多元化社會的新思維!
縂之,未來的競爭趨勢,現在就聞得到!
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
未來的競爭趨勢,現在就聞得到!
張貼者:
Fuyih
於
8/08/2009 06:37:00 下午
0
意見
標籤: 願景
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
不洗心革面是活不了的!
今天大學放榜,計有21個學校的163學系不足額分發,總數已達6802人,其中興國管理學院只招到14人,不足額分發數為1465人;而,立德大學也只招到49人,不足額分發數亦高達1250人。
透過這些淒慘數字的告白,猶如告訴社會大眾:《這些校、系似乎已是被考生拋棄的對象!》辦學者若不能藉此痛定思痛、洗心革面,而仍為所欲為一如往常,豈不等同是在自尋滅亡!
張貼者:
Fuyih
於
8/07/2009 08:13:00 下午
0
意見
標籤: 理性
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
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
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
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
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
《奴》可使由之、不可使知之
原本大家以為陳鎮慧是追隨阿扁二十五年的「親信」,但從陸續揭開的事實來看,其實不然。扁家始終以相當威權的姿態待她,因此她始終不是「局內人」,而只是被扁家視為「《奴》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」的奴僕角色。陳鎮慧說,案子進行到現在,她才曉得原來她知道的事情那麼少。
陳水扁至少已有幾十億的「家產」,而,陳鎮慧去職時,竟只給她一萬三千二百三十八元的「離職金」。忠心換絕情,是輿論對陳鎮慧與扁家關係的評價。國務費案起訴後,卻要陳鎮慧每周都參加由陳繼盛等十三名律師及馬永成、林德訓聚議的「串供會議」,可謂這才是扁家欲將陳鎮慧從「局外人」轉成「生命共同體」的開端。而要她串證或作偽證,這教陳鎮慧情何以堪?【2009/08/01 聯合報】
其實,這只是現實社會裡,典型的絕情案例罷了!沒浮上大眾媒體的個案,或許比比皆是!
張貼者:
Fuyih
於
8/01/2009 12:12:00 下午
0
意見
標籤: 素養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