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年前,柴松林教授在演講中,曾談及何謂一個人的專長?他問聽講者,在大學四年之中,總共修過幾門課?讀過幾本書?
問題的核心是,在這些讀過的書中,究竟真正讀通了的頁數有多少?而,所謂一個人的專長,難道就單憑求學期間,讀通的這幾頁書嗎?
科技進步日新又新,學校的教育,除了讓學生對基本的學理有正確的認知之外,再輔以當時科技可及的相關訓練。其實,最重要的莫過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!
隨著時空的變化,縱然基本學理不變,而技術的演進卻日新月異!即使畢業後所找到的工作,與在學時所就讀的系所直接相關,然而,不管硬體或軟體設備,無論就外貌或功能而言,可能已與在學時相異千里!
人之可以應變,除了有賴在學時應變能力的養成之外,主要是靠畢業後仍然不斷學習而來!這些學習,可能與在學所學密切相關,是在學所學的延續與更新!但,基於需要,也可能進入全新的領域,甚或是跨領域的學習!
果真如此,試問,所謂一個人的專長,會等同他在學時所念的系所嗎?這的的確確是值得省思與導正的課題!
親愛的朋友,你說呢?
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
所謂專長的省思
張貼者:
Fuyih
於
12/25/2007 09:55:00 下午
標籤: 學養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